您当前的位置 : 【生产管理】生产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3条路子|思博企业管理咨询 二维码
666
发表时间:2017-11-10 14:24 一、降低成本先看心态 员工的工作心态可以分为以下4种:
想都没有想到,不可能做到,而“想到”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,员工能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工作成本?解决的根本方法是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,这需要时间的积累。那么,没有文化之前要怎么办?这需要通过一些形式的设置,流程的规划来帮助员工养成控制成本的习惯,培养员工的经营思维。 二、降低成本从消除浪费根源开始
预算管理思维告诉我们,全面预算是企业对其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、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进行预算并控制的管理行为,它强调从顶层设计开始的决策性。方向错了,努力再多,就会错得更离谱。企业在年末至年初,企业做好年度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,从科学决策开始,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,才是对企业最大的节约。
采购预算的编制,由采购部门主导,生产、成本会计、工程技术部门参与,控制采购成本应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压缩才行,方法有很多,例如:化整为零,大批量采购;加强库存成本控制;建立采购成本分析制度等,但前提是部门基础数据收集。
三、通过现场改善来消除浪费
合适的库存就是低成本。主要有4种途径:
在精益生产改善的过程中,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一个大洞,若是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预算控制,严重侵蚀企业的利润。从《年度经营计划与全面预算管理》的模式思考,设备经常维修是由于保养不善,那么生产部门有没有对设备维护做工作规划呢?生产主管有没有对员工进行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培训,以降低错误操作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呢?“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”,没有合理的规划,就没有可预估的利润。
如果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为10%,那么一年下来员工就换了一拨,熟练工留不住,看到的全是新手。优化资源就是低成本,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不单是机器换人,更重要的是员工素质的提升,以一抵三,要生存,就要注重管理,企业没有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,即使能吸引人才,也难以留住人才。
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永远是“物美价廉”,而良好的产品品质很多时候能够抵消对价格稍高的排斥,对企业而言,高品质就是低成本。质量改进就是让员工一次做对。在质量成本中包括预防成本、鉴定成本、故障成本。预防成本是指对员工培训所发生的费用,占总成本的20%;鉴定成本是指检查员、检查设备等与检验有关的成本,占总成本的30%;故障成本是指返工、重新追加大量的成本,占总成本的50%,所以如果企业追加预防成本的话,那么就会降低鉴定成本和故障成本,从而保证员工第一次就做对。对员工的培养是投资,不是成本。
请查收以下福利:
|